相关阅读
中国有以人物命名地方的传统,如广东中山市、陕西志丹县、山西左权县、河北黄骅市、安徽合肥包公镇......
毫无疑问,这些地名中的人物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或者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个地方,既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后人最好的教育,当然也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名片。
嘉祥县的万张街道及其驻地万张村就是属于以人物命名的地方。虽然现在名曰万张,但历史上它们真实的名称为“万粮张”,只不过是文革时期,被当时的人以“破四旧”为名给篡改成了“万张”。
(资料图)
如果说“万粮张”的由来带着封建王朝的余孽和陈腐气息,那就应该把整个名字全部推翻,单单把中间的“粮”字去掉,这是破的哪门子“旧”,又是革的那门子“命”呢?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难不成是要把中国人的命给革掉?更何况,“万粮张”虽系朝廷赐名,但其核心要义却是仁心善举,如此胡乱阉割,岂不是代表着对仁心善举的公然践踏与否定?
由此不难想象,当时主张拿掉“粮”字的人该有多么荒唐、滑稽与可笑,真希望有关部门予以更正,还原“万粮张”的名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仁心善举的肯定和弘扬。从该村树立的牌坊上刻的“万粮张”三个大字,亦可看出当地人对“万粮张”村名的情感与喜好。如果任由“万张”之名沿用下去,既是对历史错误的漠视,也是对历史事实的不尊重,关键是“万张”这个词属于硬生生阉割出来的,既不符合造词规律,也毫无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可言,让人看后一头雾水,不知其可。
言归正传,回到“万粮张”村名的起源。据张氏家谱记载,“万粮张”村迄今为止,已有560余年的历史,村内皆为张姓,没有外姓,他们的祖上可追溯至汉代的张良、宋代的张载。
“万粮张”村原名“固见村”,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明正德皇帝登基前后,山东临清州一带连年灾荒,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救灾如救火,朝廷命令各州府县筹粮赈灾,不得延误。消息传到嘉祥,时任知县郑瑛一筹莫展,此时有人来报:县城北十二里,固见村大善人张福捐粟万石,亲往临清赈灾。
据清光绪三十四年《嘉祥县志》记载:八十三世祖张福喜侠烈,好施予,丰年蓄粟万石,遇歉给赈穷乏不令偿。
据该村族人张衍进介绍,张福兄弟七人,因自幼务农,深知生活艰辛。经过几年开荒种地、辛勤耕耘,家境逐渐好转,成为远近闻名的富户。张福是老四,为人性情刚烈,侠义豪爽,又吃苦耐劳,生活节俭,积攒下不少余粮。平常,他对附近村里生活不宽裕的乡邻,总是慷慨解囊,受到乡邻交口赞誉,尊称他为“四善人”。
得知临清州遭灾,年过半百的张福忧心如焚,连忙找来六弟张聪、七弟张逵商议救灾之事,最后决定由张福和七弟张逵带领家中儿郎数人,租船前往临清放粮赈灾,家中除留下口粮与种子外,余粮全部赈灾。
张福的赈灾义举传遍了四面八方,知县郑瑛亲自上门代表县衙向张福致谢,赠送匾额,随后,郑瑛又上奏朝廷,为张福请功。正德皇帝颁发谕旨,要张福进京面圣。张福在郑瑛陪同下来到金殿之上,正德皇帝指着常侍用托盘托着的官帽,问张福要官还是要钱,要官就册封大主考,世袭罔替,要钱就给黄金万两。张福一听,连忙回奏:“谢万岁爷厚爱,我本一介草民,救济灾民是做人的本份。我既不想当官,也不要钱,只想踏踏实实的在老家种地!”正德皇帝听后,龙颜大悦,连夸张福为人明事理,诚实质朴。随后,正德皇帝传下圣旨:张福一不要官,二不要钱,那就封他个“万粮公”,赐所在村名“万粮张”,固见村由此更名为“万粮张”。
正德七年,张福病逝,郑瑛亲自到万粮张村祭奠,同时送上一座上刻“蠲粟万石,赈济邑饥,谥号万粮张公讳福神位”字样的石碑一座,现仍供奉于张氏家祠内,至于该石碑究竟为朝廷御制还是郑知县奉旨监制抑或亲自主持刻制,因其上未有惯常所见的落款,未得其详。
张福虽为一介布衣,却胸怀天下,悲悯苍生,面对外地百姓遭灾毫不犹豫施以援手,且倾囊相助,将情义与担当,将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诠释得淋漓尽致。
从张福身上不难看出,山东人的情义与担当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传承。
像张福一样的行侠仗义之士,山东从来没有断过。
清光绪九年(1883年),黄河决口,已是状元的济南人士陈冕跟随父亲一道道前线参与救灾;光绪十九年,山西大旱,正在家中服丧的陈冕将家中仅剩的两千两银两全部捐献,此外,他还在济南街市写字募捐,募得银两万余两,不幸的是,这一年,他因赈灾劳累过度,病逝于济南鞭指巷状元府,年仅34岁。
1920年春夏之交,山东大旱,鲁西北30余县颗粒无收,灾民多达400余万人。平阴人士何宗莲“不忍斯民之罹于厄”,遂邀名绅吕海寰、张英麟等,发起组织山东灾赈公会,募捐赈灾,后又创立红十字会济南分会、灾民救济会等,先后募集赈灾款数百万元,救济百姓数十万人,被誉为民国时期慈善第一人。
抛开这些历史人物,将目光收回到当代。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东10位农民不远千里,靠着一辆农用三轮车耗费4天3夜赶到汶川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至今令人难忘;2020年武汉爆发疫情后,山东农民驾车前往武汉将自家蔬菜捐给武汉市民的影像犹在眼前......
感天动地的人和事,山东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好客山东”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而是一代又一代山东人共同用实践、用行动谱写出来、打造出来的。
由张福倾囊赈灾,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期间山东的星夜驰援和灾后的倾力援建,联想到多年来山东对西藏、新疆、青海、甘肃、重庆等地的无私支援,联想到疫情三年期间山东对武汉乃至全国各地的“搬家式”支援,无不体现着山东人的情义与担当,透露着山东人乐善好施、兼济天下的博爱胸怀。
今年,淄博烧烤火爆出圈、泰安的泰山和济南的超然楼人满为患,你以为人们都是冲着美食美景来的么?不,更多的游客前来山东,早已超越了物质层面,是冲着山东人的热情好客来的。
山东人的概念里,从来就没有你我之分、内外之别,“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就是你的!”
最近,一位前往淄博赶“烤”的外地游客不小心追尾了当地一位奔驰车主,没想到这位车主非但没急没恼没闹,索要赔偿,反倒大方地向这位游客表示,如果订不到住宿酒店,可以住到自己家里去。如此胸怀与情义,怎能不令人感动?!
那么山东人为什么这么有情义、有担当呢?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
01 刻在骨子里的仁爱思想
早在2000多年前,山东人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亚圣”孟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主张。
这是一份朴素的推己及人的博爱思想,爱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也爱别的老人和孩子。
这一思想一直浸淫在山东人的骨血里,影响着山东人的言行举止。
当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民遭遇危难的时候,山东人更多的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
这就不难理解,疫情在武汉爆发之初,山东德州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太太身患脑溢血卧床十年,仍然主动捐款200元。她说的最感人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得帮助他,我没有多,我有少。”
这就不难理解,泰安的一位鞋匠不仅捐款2000元,还连夜给参加武汉抗疫的志愿者赶制棉鞋。他说:“做了这些,我心里才算踏实了。”
这就不难理解,整个三年疫情期间,在自身人口众多、防疫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山东依然向有需要的其他省份竭尽所能地提供物质和人力的支援。
02 融入血液里的家国情怀
远的不说,就从解放战争说起。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这里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是沂蒙精神的生动写照。
从1937年到1949年,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生大小战斗4000余次,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将士血染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
面对这片红色的土地,陈毅元帅曾经深有感触的说:“我就是躺到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
当年的淮海战役,后来的疫情防控,虽然时空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可都是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战。
情形何等相似:一位又一位位山东优秀儿女写下请战书,一批又一批医疗救援队开赴抗疫前线,一批又一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这里面蕴含着多么伟大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为了国家宁可舍弃自己的小家,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03 体现在行动上的豪迈作风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承担了很多对内对外援助任务,尤其是医疗卫生方面,援助任务极其繁重。
时至今日,山东依然承担着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以及重庆和甘肃扶贫协作的重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非洲国家的医疗援助任务。
尽管负担很重,可山东从来不含糊,向来都是将对口支援的地市当做自己的一个地市、对口支援的县区当作自己的县区,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不遗余力帮扶。
常规支援如此,应急支援更是没有二话。这点,无论是援川、援鄂、援其他省份,山东人从来没有二话,从来不打折扣,从来都是实打实的援助、实打实的干事。
2022年8月,西藏疫情爆发,山东600多名医护人员闻令而动,毅然踏上常人望而生畏的雪域高原,第一时间投入到日喀则的疫情防控斗争当中去,一干就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直到西藏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才班师回撤。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低压、缺氧的高原上,内地人到了那里正常走路尚且气喘吁吁,何况还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衣、戴着口罩和防护面罩,其艰难可想而知,可是前往支援的山东人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全员核酸检测、接管方舱医院,有的甚至坐着电动三轮车上山下乡、进村入户采集核酸,时时刻刻都冲在第一线,为打赢日喀则疫情防控阻击战立下汗马功劳!
这就是山东人的做派,这就是山东人的风格!
你可以说山东人憨,但他们绝不愚钝,因为他们知道,帮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这就是山东人,有情义、有担当、为人厚道、做事地道、行事低调的山东人!
关键词:
上一篇: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上海黄浦: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更新外滩“第二立面”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