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擎擦亮生态底色 天津市林长制全面见效

2023-08-10 08:58:18来源: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去年6月,我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立林长制的目标,构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林长制实施成效如何?给林草工作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对我市林长制工作进行了采访。

“在天津建立的是4级林长制,目前天津市有18位市级林长,有290多名区级林长,有1900多名乡镇级林长。有5300多名村级林长。2023年是我市全力推行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的重要一年,经过两年建设,我市以林长制引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森林野保处副处长教效同说道。

市级林长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通过市级林长巡林夯实林长责任,推动林长制重点工作,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矛盾问题,切实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相关资料图)

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区内探索经营试点,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8月7日,在宁河区绿屏驿站,来自南开区的市民李女士正在与家人度过假期时光,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享受采摘和露营的乐趣十分舒适惬意。

今年,宁河区永定新河绿屏生态驿站运营试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屏驿站负责人杨帆介绍:“我们投资2000万元,将绿色屏障区一处约3万平方米老旧厂房改造为旅屏驿站。打造游客接待、住宿垂钓、餐饮超市、展览展销、农学研究、体育攀岩、房车露营、观光夜游于一体的游客休闲服务区。五一节日期间,营业收入约30万元。”

“这个项目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加以有效利用,把闲置的资产进行了有效盘活,实现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同时也和我们造甲城镇周边的文旅项目形成良好的互动。”宁河区造甲城镇党委书记贲永明介绍道。

“经过五年集中建设和攻坚行动,绿屏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1%,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6%以上,“津城”与“滨城”之间生态廊道基本形成。”市规划资源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娄书荣介绍,绿色屏障建设坚持三级管控融合发展,统筹利用一、二、三级管控区资源,以一级管控区为绿色发展基底,以二、三级管控区为建设发展的服务保障平台,综合提高屏障区“钱库”功能。研究制定维护运营方案,鼓励各区根据绿色屏障建设实际,围绕生态体验、乡村振兴、研学康养等,因地制宜,以区域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亮点,采用“生态”+融合模式,打造融“生态保育、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组团生态休闲基地产业,探索生态文明发展新模式,实现绿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

营造古树名木保护良好氛围,传承历史文化

在蓟州区罗庄子镇,一棵600多年的油松古树赫然屹立,见证着村庄的日日夜夜。蓟州区林业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高志伟介绍:“我们通过日常巡护发现它的侧枝非常多,如遇大风雨雪积压,可能会折枝。我们根据古树的每棵枝的承重量,选择合适的支撑点位去进行树体支撑,保证这棵古树的安全。保证在防火期的时候别发生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等安全隐患。由镇村去选派责任心强的护林员,加强日常巡护。”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做好树木健康状态的日常监测及养管工作记录,每年更新一次古树名木责任人信息和年度生长状态照片,做到台账清、底数明。

罗庄子镇林业站站长商宝胜介绍:“我们25个行政村有53名巡回护林员,从防火、防病虫害的角度,长期对防护林进行保护,20人组成的防火中队日常巡逻,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2年3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了《天津市绿化条例》,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内容列入地方法规,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市规划资源局邀请由院士领衔的古树保护专家团队,对我市古树名木生存环境进行专题论证、会商研究,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改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技术方案》,指导各区按照“因地制宜、一树一策”的保护原则,标准化、精准化、科学化制定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技术方案。2023年申请中央古树名木救护专项经费100万元,对25株一级古树开展专项救护行动。

守住“三北”战略区域要义,兜底沙化绿化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津北森林公园,也是最早的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地点。最早,这里的沙化比较严重,每年的春秋大风季节,老百姓房前屋后的沙土有半米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三北工程的建设为武清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森林固态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效应。现在,这里绿树成荫,成为生态休闲的优良场所。公园区域1万余亩,种植毛白杨、法桐、国槐等乔木树种。”武清区农业农村委林业科科长李蒙介绍。

按照国家战略要求,三北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三大阶段、八期工程。1986年,我市被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到2020年共实施四期,2021年开始实施三北六期工程,涉及我市西北部的蓟州、宝坻、武清、北辰、西青五个区。

“天津市林业主管部门先后编制了《天津市造林绿化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津市二期、三期、四期、五期规划方案》,其中二、三、四、五期已经完成建设,六期规划正在编制,并且在实施阶段,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和‘三调’最新成果,结合全国第六次沙漠化监测显示,我市沙化土地在三北工程区31个乡镇,区域173553公顷,其中沙化土地11639公顷,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半固定沙地已经得到根治。在20世纪70年代,天津全年扬沙日数为14.9天,浮尘日数8.8天,到2020年全市沙尘日数总计仅为2天左右。”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处高级工程师孟继森介绍道。

天津市森林资源匮乏,历史上就属于少林地区,解放初期,全市森林覆盖率不足1%。“六五”末期,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7%。通过三北工程实施,累计完成造林34.1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69万公顷,飞播造林1.5万公顷。目前,达到森林覆盖率17.19%,森林蓄积量384.97万立方米。三北工程区多林种、多树种,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得到大幅提高。

“在林长制工作体系下,武清多方面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生态林的管护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全区在政府统一的管理下的林地面积大约是15万亩,都有专业的管护队伍进行日常养管,确保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成效。”李蒙介绍道。

近年来,依托津西北防沙阻沙林带、国家储备林基地、重要生态廊道、郊野公园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工程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公报,三北工程区从生物丰富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情况、污染负荷情况等评估得出,生态环境状况(EI)整体高于全市指数70.23,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好,其中蓟州和宝坻为优级位于全市前列。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关键词:

相关阅读